水的冒险,茶知道答案

点击查看放大图

    画面。安静。颜色无限扩展开来。
    茶。本草之上品。
    器。承载与互为彰显。
    水。静默而宏大的力量。
    当万物生发,人采瑞草于自然中制得茶,取水而唤醒它。当水向茶叶袭来,茶叶内的浸出物如同墨色般毫无规律地逐渐散开。这就是茶之味的诞生。
    自古以来,人们便对泡茶之水极为讲究。水质的好坏在茶客们眼中往往是会直接影响到茶汤色、香、味的重要因素。
    历代文人把烹茶用水当作一门学问。陆羽在《茶经》中有云:"山水乳泉漫流者上,瀑涌湍急勿食","江水取至远者,井水取汲多者"。十分清楚地说出了水良次优劣的缘由。张又新在专著《煎茶水记》中载有刘伯刍关于给名泉水排名次的记载:"扬子江南零水第一;无锡惠山寺泉水第二;苏州虎丘泉水第三;丹阳观音寺水第四;扬州大明寺水第五;吴淞江水第六;淮水最下为第七。“强调了茶与水相得益彰的关系。

点击查看放大图

   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。
    相传苏东坡在宜兴蜀山居住时,最喜用画溪中段的水烹茶,经常派书童去溪中段担水。有一次书童在担水时,因在路上玩耍,天色已晚,来不及去画溪中段取水,就从附近的下游担了两桶回来,东坡喝后感到味道不对,就追问书童,书童只好招认。后来,苏东坡为了监督书童担水,就按古代调兵虎符的办法,用竹片做了一对调水符,一半给书童,另一半交画溪中段渡口的船家,每次担水,书童必须换回另一半调水符,才能算完成任务。一个小小轶事,足以见得古人对于水执着之深。
    古人于水的执着在今天看来,究竟是千年的智慧结晶还是古老东方的又一顽疾呢?